質(zhì)粒是存在于染色體外的小型雙鏈環(huán)狀DNA,大小在1-200kb之間,能在宿主菌中自主復制。宿主細胞中質(zhì)粒的拷貝數各有不同,一種是低拷貝數的,每個(gè)細胞僅含有一個(gè)或幾個(gè)質(zhì)粒分子,稱(chēng)為“嚴緊型”復制的質(zhì)粒,另一類(lèi)高拷貝的質(zhì)粒,拷貝數可達到20個(gè)以上,這種類(lèi)型稱(chēng)為“松弛型”復制的質(zhì)粒。
質(zhì)粒能編碼一些遺傳性狀,如抗藥性(氨芐青霉素、四環(huán)素等抗性),利用這些抗性可以對宿主菌或重組菌進(jìn)行篩選。質(zhì)粒作為基因工程載體必須具備以下條件
(1)復制子(ori):一段具有特殊結構的DNA序列;
(2)有一個(gè)或多個(gè)便于檢測的遺傳表型,如抗藥性、顯色表型反應等;
(3)有一個(gè)或幾個(gè)限制性?xún)惹忻肝稽c(diǎn),便于外源基因片段的插入;
(4)適當的拷貝數。制備質(zhì)粒載體是分子生物學(xué)的常規技術(shù)。
堿裂解法是一種應用最為廣泛的制備質(zhì)粒DNA的方法,其基本原理為:當菌體在NaOH和SDS溶液中裂解時(shí),蛋白質(zhì)與DNA發(fā)生變性,當加入中和液后,質(zhì)粒DNA分子能夠迅速復性,呈溶解狀態(tài),離心時(shí)留在上清中;蛋白質(zhì)與染色體DNA不變性而呈絮狀,離心時(shí)可沉淀下來(lái)。
純化質(zhì)粒DNA的方法通常是利用了質(zhì)粒DNA相對較小及共價(jià)閉環(huán)兩個(gè)性質(zhì)。例如,氯化銫-溴化乙錠梯度平衡離心、離子交換層析、凝膠過(guò)濾層析、聚乙二醇分級沉淀等方法,但這些方法相對昂貴或費時(shí)。對于小量制備的質(zhì)粒DNA,經(jīng)過(guò)苯酚、氯仿抽提,RNA酶消化和乙醇沉淀等簡(jiǎn)單步驟去除殘余蛋白質(zhì)和RNA,所得純化的質(zhì)粒DNA已可滿(mǎn)足細菌轉化、DNA片段的分離和酶切、常規亞克隆及探針標記等要求,故在分子生物學(xué)實(shí)驗室中常用。
1、掌握堿裂解法抽提質(zhì)粒DNA的原理和方法。
2、掌握紫外吸收光譜法測定核酸含量的原理和方法。
1、試劑配制
(1)LB培養液
10 g Tryptone,5 g Yeast Extract,10 g NaCl,雙蒸水定容至1000mL,高壓滅菌后4℃保存。
(2)LB平板培養基
在LB液體培養基中加入瓊脂粉15g,高壓滅菌,冷卻至45℃左右時(shí)倒平皿,4℃保存。
(3)LA平板培養基
待LB液體培養基冷卻至45℃左右加入Amp (100μg/mL),搖勻后倒平皿,4℃保存。
(4)溶液I:50 mmol/L葡萄糖,25 mmol/L Tris-HCl(pH8.0),10 mmol/L EDTA (pH8.0), 配制200ml。
取葡萄糖(C6H12O6.H2O)1.982 g,雙蒸去離子水160 ml,0.5 mol/L EDTA 4ml,1 mol/L Tris-HCl(pH8.0) 5 ml,定容至200 ml,高壓滅菌后4℃保存。
(5)溶液II:0.2 mol/L NaOH, 1%SDS。 配制100 ml,現用現配。
10 mol/L NaOH 2 ml,雙蒸去離子水80 ml,10%SDS 10 ml,最后用雙蒸去離子水定容至100 ml,室溫保存。
(6)溶液III:配制100 ml。
5 mol/L 乙酸鉀 60 ml,冰乙酸11.5 ml,雙蒸去離子水28.5 ml。
(7)5 mol/L 乙酸鉀(200 ml)
乙酸鉀98.14 g,溶解于160 ml雙蒸去離子水中,攪拌溶解后定容至200 ml。
(8)3 mol/L 乙酸鈉(NaAc)(pH5.2)
取乙酸鈉(CH3COONa.3H2O) 204.1g,溶解于200 ml雙蒸去離子水中,用冰乙酸調pH5.2,雙蒸去離子水定容至500 ml,高壓滅菌后4℃保存。
(9)10 mol/L NaOH溶液(100 ml)
NaOH晶體40 g,加水至100 ml。
(10)10%SDS
稱(chēng)取SDS 10g,溶解于80 ml水中,68℃助溶,加數滴1 mol/L HCl調pH7.2,定容至100 ml。
(11)0.5 mol/L EDTA(pH8.0) (100 ml)。
Na2EDTA.2H2O 18.61 g, H2O 70 ml,邊攪拌邊加入NaOH固體調節pH,接近pH8.0時(shí)才充分溶解,大約需NaOH 2g。最后加水至100 ml。
(12)TE緩沖液(pH8.0) (100 ml)
10 mmol/L Tris-HCl(pH8.0),1 mmol/L EDTA(pH8.0)。
(1)配制LB液體,在瓊脂糖平板培養基上劃線(xiàn)培養出單菌落(37℃,16-20小時(shí))。
(2)在滅菌過(guò)的10 ml玻璃培養管中加入3 ml LA液體培養基、以及3微升Amp (100 ug/ml),挑取單菌落至培養基中。將培養管置于搖床中,37℃振搖過(guò)夜(200-250 rpm,16-18小時(shí))。
(1)吸取1.5毫升菌液至1.5 ml Eppendorf離心管中,3 000 rpm離心3分鐘,棄上清液。
(2)加上1.5毫升菌液,重復操作(1)。
(3)用移液器盡可能除去上清液,加入150微升溶液I,用旋渦振蕩器充分懸浮菌體。
(4)加入250微升溶液Ⅱ,緩慢地上下翻轉離心管約10次,混合均勻。室溫下放置5分鐘。
(5)加入200微升溶液Ⅲ,上下翻轉離心管約10次,混合均勻,冰浴10分鐘。4℃,14,000 rpm離心5分鐘。
(6)用移液器將上清液轉移到新的1.5 ml Eppendorf離心管中,加入1倍體積酚/氯仿抽提,14 000 rpm離心5分鐘。
(7)重復步驟(6)1次。
(8)移取上清液(400-500微升),加入2倍體積無(wú)水乙醇、0.1倍體積3 mol/L醋酸鈉,置于-20℃冰箱30分鐘。
(9)14 000 rpm 離心10分鐘,盡量去掉酒精。
(10)用0.5 ml 70%酒精洗DNA沉淀1次,離心2分鐘,盡量去掉酒精,風(fēng)干10分鐘。
(11)加50微升TE緩沖液溶解DNA沉淀,然后加入1微升RNase,37℃過(guò)夜,-20℃保存。
(1)標準曲線(xiàn)的制作
分別用蒸餾水將DNA標準品配制成濃度為5μg、10μg、20μg、30μg、40μg、50μg/mL的DNA溶液,于260 nm處測定光吸收值,在電腦中用軟件制作標準曲線(xiàn)。
(2)樣品測定
取20微升質(zhì)粒DNA置一干凈的離心管中,加入2 980微升蒸餾水稀釋。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260nm和280nm的光吸收值。計算DNA濃度,并通過(guò)OD260/OD280比值評估樣品純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