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造模機制】慶大霉素屬氨基糖苷類(lèi)抗生素,大劑量的慶大霉素進(jìn)入體內后,大部分以原形從尿中排出,小部分被近端腎小管重吸收,導致藥物在腎小管蓄積。氨基糖苷類(lèi)抗生素抑制腎小管上皮細胞溶酶體內的磷脂酶A和C活性,引起磷脂、磷脂酰肌醇在溶酶體內蓄積,最后溶酶體由于磷脂的沉積而致細胞損傷。此外,氨基糖苷類(lèi)抗生素還作用于線(xiàn)粒體氧化磷酸化反應,造成腎小管損傷。
【造模方法】選體重250~300g雄性Wistar大鼠,每日腹腔注射慶大霉素140mg/kg體重,共7天。陽(yáng)性對照藥用維拉帕米(異搏定),每只大鼠每日灌胃15mg/kg體重,空白對照組給予溶劑。
模型檢測:①尿量及尿常規檢查。②血清Cr、 BUN、血鉀、鈉含量;血清總蛋白和血清蛋白。③檢測尿中N-乙酰-β-D氨基葡萄糖苷酶(N-acetyl-β- D-glocosaminidase,NAG)和溶菌酶。④腎臟病理學(xué)檢查。
【模型特點(diǎn)】注射慶大霉素后第4天,尿 NAG和溶菌酶的排泄量明顯升高,BUN開(kāi)始增高,第7天BUN和血清Cr水平均升高。光鏡下可見(jiàn)病變主要位于腎皮質(zhì)近端腎小管,注射慶大霉素7天后,腎小管上皮細胞壞死、脫落。
【模型評估和應用】急性腎小管壞死是廣義急性腎衰竭的主要病因。此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擬腎小管壞死造成的急性腎衰竭,適用于急性腎小管壞死機制、防治腎小管壞死和藥物療效評價(jià)的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