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. 實(shí)驗原理及背景
原位雜交可分為菌落原位雜交和組織原位雜交。
菌落原位雜交是將細菌從培養平板轉移到硝酸纖維素濾膜上,然后將濾膜上的菌落裂解以釋放DNA。將DNA烘干固定于膜上,然后將濾膜上的菌落裂菌以釋放出DNA。將DNA烘干固定于膜上與32P標記的探針雜交,放射自顯影檢測菌落雜交信號,并與平板上的菌落對位。
組織原位雜交簡(jiǎn)稱(chēng)原位雜交,指組織或細胞的原位雜交,它與菌落的原位雜交不同。菌落原位雜交需要裂解細菌釋放DNA,然后進(jìn)行雜交。而原位雜交是經(jīng)適當處理后,使細胞通透性增加,讓探針進(jìn)入細胞內與DNA或RNA雜交。
二. 具體步驟
1、將加入探針的雜交液先于50℃預熱,均勻涂于切片表面,加上硅化蓋玻片,放于濕盒中,50℃孵育12-16h。
2、1×SSC(含50%甲酰胺),50℃洗滌2次,每次10min。
3、2×SSC(含50%甲酰胺),37℃洗滌10min。
4、2×SSC(0.5ug/ml RNaseA),37℃洗滌30min。
5、1×SSC,50℃洗滌10min。
6、1×PBS(含0.1%Tween20),50℃洗滌2次,每次10min。
7、PBT室溫洗滌10min。
8、封閉液處理1-1.5h。
9、加抗體(用封閉劑按1:500比例稀釋?zhuān)?,均勻地涂于切片表面,放于濕盒中,室?-2h后4℃過(guò)夜(抗體1:500稀釋于1×封閉液)。
10、PBT洗滌3次,每次15min。
11、顯色緩沖液洗5min。
12、滴加顯色液,黑暗中顯色至適度??稍陲@微鏡下多次觀(guān)察。
13、顯色終止液洗10min,雙蒸水洗5次。
14、甲基綠(0.25%)滴加染色幾秒中,雙真水洗5min。
15、脫水封片。
三、注意事項
1、 原位雜交固定的目的是為了保持細胞結構,最大限度地保存細胞內DNA或RNA的水平,使探針易于進(jìn)入細胞或組織。DNA較穩定,RNA易被酶解,在RNA定位上,若要使RNA的降解減少到最低限度,取材后應盡快予以冷凍或固定。
2、 玻片包括蓋片和載玻片用熱肥皂水刷洗,自來(lái)水清洗干凈后,置于清潔液中浸泡24h,清水洗凈烘干,95%乙醇中浸泡24h后蒸餾水沖洗、烘干,烘箱溫度最好在150℃或以上過(guò)夜除去所有RNA酶。蓋玻片在有條件時(shí)最好用硅化處理,錫箔紙包裹無(wú)塵存放。
3、 由于在手指皮膚及實(shí)驗玻璃皿上均可能有RNA酶,為防止其污染影響實(shí)驗結果,在整個(gè)雜交前一日置高溫(240℃)烘烤以達到消除RNA酶的目的。要破壞RNA酶,其最低溫度必須在150℃左右。
4、 整個(gè)實(shí)驗過(guò)程中,切勿切片干燥,否則會(huì )嚴重影響實(shí)驗結果。
四、部分試劑配置
1、 0.1mol/L三乙醇胺-0.25%乙酸酐:三乙醇胺13.2ml,氯化鈉5g,濃鹽酸4ml,DEPC水定容至約1000ml,臨用前,一邊搖動(dòng)溶液一邊加入乙酸酐2.5ml,充分混合。
2、 10×PBS:氯化鈉 80g,Na2HPO4·12H2O2 32.3g,NaH2PO4·2H2O2 4.5g。加DEPC水900ml,用HCl/NaOH調pH至7.2,最后定容為1000ml。
3、 20×SSC(pH=7.0):氯化鈉175.3g,枸櫞酸鈉88.2g,DEPC水(ddH2O)定容至1L。
4、 100×Denhardts:Ficoll1g,PVP1g,BSA1g,DEPC水定容至50mL。
5、 預雜交液:2×SSC,50%甲酰胺,100ug/ml變性魚(yú)精DNA,5×Denhardts。
6、 雜交液:2×SSC,50%甲酰胺,1×Denhardts,250μg/mL酵母tRNA或100μg/mL變性魚(yú)精DNA,10mmol/L Tris-HC1 (pH7.5),0.5%SDS,5%葡聚糖硫酸酯,標記探針。
7、 PBT:1×PBS,0.1%Triton×100,2mg/mL BSA使用前加入。
8、 封閉液:0.1mol/L Tris-HCI pH7.5,0.15mol/L NaCI,0.5%羊血清或2%BSA。
9、 顯色緩沖液:100mmol/L Tris-HCI pH9.5,100mmol/L NaCI,50mmol/L MgCl2。
10、 顯色液:4.5μL/mL NBT,3.5μL/mL BCIP,用顯色緩沖液配制。
11、 顯色終止液:0.1mol/L Tris-HCl pH8.0,10mmol/L EDTA。